|
还沙溪一江碧水 李顺亮 闽江上游沙溪水质的好坏历来备受各界关注。正在我市下大力气加大污染治理力度,要还沙溪河一江碧水的时候,却传来了沙溪河畔乱建养猪场这样的不谐之音。 据三明日报报道,梅列区碧口村对面的沙溪河畔有一个养猪场,二个养殖户饲养的一百多头猪的粪便,没有经过任何处理,直接排到沙溪河里,造成河水一片浑浊。从现场看,这个简易的养殖场是新搭盖的。 划定禁养禁建区,是通常的治理办法。原已批建的要治理,治理不好的就搬迁,这个办法的治理效果是立竿见影的。这些年我市的养猪业发展较快,发展养猪业是增收的好举措,但划定禁养禁建区同样是得民心的大事。沙溪沿岸的县(市、区)为此先后制定相关政策,划定了禁养禁建区。 能否变废为宝、一举两得?沙县正依托侨丹公司的生产技术,致力新上年处理畜禽粪便10万吨生物有机复混肥生产项目,实现畜禽养殖污染规模化治理。解决养猪业的环保问题这一课题,经过多年的探索后,终于找到了相对有效的办法。可是,既然要实现污染的规模化治理,又有赖于养猪业布局的相对集中。 因此,一方面对新建、改建、扩建的畜禽养殖场项目,必须严格执行环保、规划建设、国土、林业、工商等部门联审联批制度。另一方面,不能让守法者成本更高,对治理设施比较完善、减污效果明显的业主要予以适当补助。一句话,对仍在沙溪河畔乱建养猪场蓄意污染的行为,惟有重拳出击强力整治。 |
|